首页 新闻中心 公告公示-政务类
关于桦南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桦南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桦南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7年12月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桦南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提请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县经济在预期中平稳运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2.3亿元,同比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9.0亿元,同比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22.3亿元,同比增长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9亿元,自然口径增长5%,同比口径增长1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3573元、13877元,同比增长6.9%、7.0%。
(一)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重点建设绿色有机稻米、优质玉米、特色经济作物等7条高标准示范带、6个示范区和66个村级示范园,建设水田标准化育秧大棚小区50个、2095栋。全县播种面积342.3万亩,稳定水稻80.3万亩,调减玉米40.4万亩,增加大豆51.1万亩,经济作物实现24.8万亩,粮食产量预计突破28亿斤。农业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5.7%。建设林下经济发展基地55个,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规范创建农民合作示范社20个,新增合作社275个,新增家庭农场158家。新增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家。畜牧业产值预计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27.5%。生猪、肉牛、肉羊、禽类饲养量分别为130万头、15万头、20万只、5000万只。新建规模化养殖场14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场5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水产养殖面积实现4.6万亩。全面推行河长制。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
(二)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老字号”规上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值。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000万美元。工业主导产业中绿色食品和能源电力行业发展较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建材行业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出现小幅度的下降。
(三)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商贸服务业稳步发展。招远皮革城、世纪商厦、桦南商城等传统商贸服务企业拉动能力持续增强,住宿餐饮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仓储、快递等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基本建成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区,18家电商企业已经入驻;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8个社区电商旗舰店、100个村级服务站均已建成,县、乡(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点体系、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基本成形。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围绕冰雪、文化、红色、生态休闲、特色观光和商旅综合六大旅游产业,积极开发向阳湖冬季旅游,开展向阳湖冰上汽车拉力赛、举办桦南共和湖冬捕节、打造县城西区冰雪游乐园。土龙山农民抗日武装暴动纪念馆、侵华日军飞机堡遗址公园等红色旅游项目取得进展;大肚川水上乐园项目重新启动,开启了桦西湖公园3A级景区创建工作。国投资金建设的9个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全部完成。全年县域内游客人数达到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益5000万元,同比增长42%。
(四)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2016年结转的南柳树河左岸治理工程、孟家岗镇防洪工程、节水增粮项目、倭肯河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部完工;2017年倭肯河治理、高效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提升等3项大型水利项目全部完成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省道依饶公路依桦界至曙光段37.82公里改建项目竣工通车。87.2公里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282.9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座危桥改建工程全部竣工。牡佳客运专线桦南段实现开工,图佳线K501+470道口平改立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车。
(五)统筹城乡发展稳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及改造道路18条、10.9千米,新建及改造沥青混凝土道路面积21.8万平方米。维修道路1257平方米;完成10项道路配套排水工程,新建排水管道1.1万米,检查井241座,雨水井422座。新建及改造供热管网35.7公里,新增供热面积34.6万平方米。完成天然气管网16.5公里、居民户内安装3810户。完成12处景观改造、171处重点地段、40个居民小区绿化花化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建设美丽乡村19个。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5公里,建设文化广场9500平方米、文化墙2500米,铺装人行道板7178平方米,安装栅栏7436米、铁艺大门224个,安装路灯160盏。改造泥草(危)房2678户。
(六)产业项目建设继续加快。预计产业项目投资实现84亿元,同比增长12%。全县开复工产业项目236项,其中新开工219项(亿元以上12项),复工14项(均为亿元以上项目)。10个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悦城广场综合体、华腾食用菌、蓝谷食品等6个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京佳汽车综合产业园项目已实现竣工投产。招商引资取得新效果。累计外出招商135批次433人,接待来桦考察客商216批次659人。全年实现签约项目31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项,五千万元以上项目14项,实际到位金额位列全市第一。
(七)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607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再造流程,办事要件、环节精简13%、18%。压缩224项行政许可的申报材料、审批环节、审批时限,精简率分别为20.9%、20%、46.2%。建立中介服务清单,保留66项,清理规范69项。编制涉企收费清单140项。乡镇街道社区出具的办事手续保留15项,取消148项。保留事业单位实质性审批权66项、划归3项。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194项改为后置,保留32项,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21.6%;发放多证合一企业1813户,农民合作社945户;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新发展内资私营企业44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3户,个体工商户2237户。
(八)民生保障显著改善。精准扶贫取得成效。创新实施“1+8大扶贫”模式,实施光伏、棚室蔬菜等5大类95个项目,实现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全额补贴2.4万名贫困人口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一免五减”、大病救助、两次商业保险、慢性病扩大范围等政策受益3.7万人。开展“两助、三免、四保障”助学工程,资助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创建脱贫攻坚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转移就业贫困人口896人。完成37个美丽乡村、80个村屯饮水安全、60个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等工程,改造泥草(危)房2678户,建设幸福大院8处。落实金融扶贫贷款8000万元。288户532名因病因残致贫建档立卡人口纳入低保。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新增城镇就业50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以内;转移就业4.7万人。社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增880人,参保总量达2.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5.7万人;新增职工医疗保险472人、工伤保险331人、生育保险112人;失业保险参保174家单位、7203人;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571人,累计参保13.4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达到92家单位、3098人。教科文卫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了第四小学教学和食宿楼、金缸中学食宿楼、闫家镇中学食宿楼、幸福小学教学楼、大八浪中学食宿楼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城乡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中波台基础设施、广电发射塔、电视台制播能力、广播电视发射机房二期维修改造等国投广电项目年内基本完工。县人民医院儿科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金沙乡卫生院业务用房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桦南镇、梨树乡、石头河子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项目已完成。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差距和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还很艰巨;经济发展结构性、资源性、体制性矛盾还很突出;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创新创业还未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保民生、保运转压力大;优化发展环境力度还需加大。我们必须敢于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紧迫感,奋力攻坚克难。
二、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县委十六届三次(全体)会议的部署,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桦南全面振兴发展新篇章。
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7%以上。单位GDP节能完成市下达的指标。
完成2018年的目标任务,建议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继续调优产业结构。扩大优质大宗粮食、马铃薯、蔬菜种植面积,调减玉米10万亩,发展绿色有机蔬菜10万亩,特色经济作物30万亩。巩固黑木耳、大榛子等林下经济成果。发展北药种植2.1万亩,打造“全国中草药特色小镇”。继续实施“双十一百”示范工程,重点打造万亩“中国·桦南数字农业(水稻)”示范区、中药材田园综合体、龙兴蔬菜田园综合体,创建国家农高区桦南产业园和圣杰农业多业态复合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县级合作社15个、市级3个、省级2个,规范省级家庭农场2家,引导土地有序流转面积165万亩。抓好倭肯河、松木河、八虎力河驼腰子段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高效节水灌溉1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5个,创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0%以上。调整渔业结构和水产养殖方式,优质水产品达到1万吨。推进绿化造林工作,完成各级各类造林绿化任务13550亩。
(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抓好以绿色农产品加工和新型建材为主导的工业产业,利用现有的产业集聚区及经济开发区,积极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中小企业尽快利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力争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老字号”规上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市平均值。做好发展规上企业工作。对基本具备规上条件企业要加快培育,实现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加强对全县工业经济运行、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监控,加强要素协调保障,提高煤电油运综合协调与应急保障效能。引导企业面向市场增强研发力量,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扶持壮大恒源农副产品加工等出口创汇型企业,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落实国省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措施和政策,帮助企业争取国省扶持项目和专项资金。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做好协调服务。
(三)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抓好世纪商厦、皮革城、等商贸企业发展,向存量优化升级扩张上要增量。推动亿丰国际商贸城、京佳汽车产业园等专业消费市场运营达效,尽快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桦南县客运物流配送分拣中心建设,整合县域物流快递企业,切实发挥“互联网+”对现代服务业的助推效应。围绕红色、特色旅游,推进土龙山农民抗日武装暴动纪念馆、侵华日军飞机堡遗址公园、森林蒸汽小火车、“桦南中国关药基地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推进桦西湖公园和完达山植物园3A级景区创建工作。围绕“冰雪”旅游,打造向阳湖冰雪游乐场、共和湖冬捕节、城西区冰雪游乐园项目,积极开展群众性冰雪文化体育活动。深入挖掘我县旅游景区(景点)的历史典故,丰富桦南特色的旅游文化内涵,抓好旅游文化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加快发展养老、健康、文化、体育、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新业态,升级餐饮、住宿、百批、物流配送等传统服务业,实现多层次、宽领域服务产业综合发展。
(四)抓好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推进众健大蒜等6项已签约项目,尽快促成中经冷链仓储物流基地、盈创3D建筑打印、罗普特安全产品科技园等16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双50”目标,即全年新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50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项、五千万元以上项目20项,签约总额50亿元。重点推进龙兴田园综合体、全株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循环产业园、雨润东方农牧科技等开工项目建设,蓝谷营养均衡餐粉、华腾食用菌生产加工、万丰德掺混肥等重点续建项目争取年内实现达产达效。力争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6项。研究国、省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力争全年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突破1.8亿元。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精准施策,铁腕治污,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天蓝水碧。一是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鼓励大峰、丰源等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提升秸秆加工转化能力,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加快推进纯电动公交车替代燃气公交车。大力实施龙兴乡村综合游、梨树福山观光采摘园等项目。二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评价办法等22项改革任务。扎实做好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县。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将耕地保护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区域保护,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抓好向阳山水库、八一水库还湿还草工作,推进共和水库市级自然保护区、七星湖省级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积极推进10个乡镇通乡通村公路95公里、1560亩护路林建设,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3550亩。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抓好闫家镇徐家村、小八浪村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坚决打击各类非法违法采矿采砂行为。三是构建环境综合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对北方水泥、协联热电等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监管,确保达标运行;抓好县域内秸秆禁烧和黄标车治理工作,尽快出台全域禁烧秸秆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淘汰黄标车补贴政策。加快水污染防治,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完成全县25条河湖“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编制工作;加大水源地水质监测力度,推进县乡级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60%以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城乡环卫一体化试点乡镇3个,建设环境卫生标杆村20个;积极开展农村“厕所革命”试点示范工作。
(六)加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新兴路、保卫路等城区道路14条,打造主次干路和支路合理级配的路网系统。完成排水工程9项。新建及改造供热管网29.6公里,新增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敷设供气管网17公里,新增用户5000户。新建改造供水主管道5000米;改造100栋老旧小区楼房供水设施。 推进“一湿地一花海、一带多园”精品绿化建设工程,对10条主次干道绿化、花化提档升级。完成20个中心村规划,推进16个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省道同汪公路桦双界至桦南段、农村公路路网改善、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县西入口穿越鹤大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完成桦南至庆发公路路网改善项目建设。配合铁路建设部门,保障已开工牡佳高铁客运专线桦南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
(七)注重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实施脱贫攻坚。以光伏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林下经济、中草药等产业扶贫项目98个,确保107个非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产业扶贫项目利益分配全覆盖;依托“989”转移就业工程,转移贫困劳动力1000人;争取小额扶贫贷款突破2亿元,贫困群众贷款需求满足率100%;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补偿比例,慢性病病种提高到36种,全面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门诊大病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建设通乡、村白色路面166公里,改造泥草危房2722户,解决63个村屯、4777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要求,确保扶贫、脱贫精准率及群众满意度、认可度达到100%。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以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力做好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00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增参保500人,机关事业单位全员参保;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提标政策,县级、市级、省内、省外医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5%、65%、60%、50%。加快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完成幸福小学、第四小学教学楼等续建工程,推进第二小学、职教中心实训楼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儿科楼和胜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力争中医院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开工,实施好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升妇幼健康保障水平,开展省级卫生城创建活动;完成县体育馆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原广播电视发射机房的整体搬迁和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修建村级文化广场13个,图书馆和文化馆各建5个分馆,申报国保单位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交通、食品药品等各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加强安全生产、信访工作,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做好统计、档案、人防、妇女儿童、残联、红十字会、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工作,统筹推进社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任务繁重艰巨,使命伟大光荣。我们将乘着十九大的东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县委的决策部署,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为实现活力、开放、生态、魅力、健康、和谐的美丽桦南全面振兴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